核心提示:相关车型:宋PLUS新能源 2021款 DM-i 110KM 旗舰PLUS 选车 【萌芽】最开始有换车的想法是从今年油价上涨开始的,每天通勤60公里,每个月油费1000+有点吃不消了,不过有一说一这几年国产车质量真不错,我的第一辆车长安开了五年10万公里一点问题没有,虽然车子没问题,但开了这么久,加...
相关车型:宋PLUS新能源 2021款 DM-i 110KM 旗舰PLUS
选车
【萌芽】最开始有换车的想法是从今年油价上涨开始的,每天通勤60公里,每个月油费1000+有点吃不消了,不过有一说一这几年国产车质量真不错,我的第一辆车长安开了五年10万公里一点问题没有,虽然车子没问题,但开了这么久,加上油费不断上涨,看到满大街的新能源车,也想体验一下,于是换车提上了日程。
【犹豫】虽然有了换车的想法,但旧车一直开着很顺手,也不急于换,就慢慢上网查。我的需求很简单,平时上下班开,休息跑下长途自驾,既要保证燃油经济性,也要避免续航焦虑,所以混动成为我的唯一选择。今年正是比亚迪 DMI技术快速获 得市场认可的一年,所以很快就排除了其他品牌的混动车,目标锁定在比亚迪DMI车型(个人还比较认可国产车,没有合资品牌的执念)。由于第一辆车是轿车,所以换车首选SUV,几个条件筛选下来,就剩下比亚迪元PLUS、宋PRO、宋PLUS、唐这四款车符合我的要求。
【比较】这四款车里
元plus内饰欣赏不来,淘汰
唐没有7座的需求,淘汰
就剩下宋PRO和宋PLUS
外观两个车半斤八两,尺寸宋PLUS略微大一点
内饰个人觉得宋PRO的宗色更大气一些,宋PLUS的白色太不耐脏,但宋PRO的电动车中控又没有宋PLUS好看,然后同样110km顶配PLUS比PRO多了一些实用的配置,价格贵了一万多了,都在可以接受范围内。
定车
【下定】网上比较后抽 了个周末去试驾,两辆车都试了,无论是隔音还是乘坐舒适性,都感觉PLUS比PRO要好点(纯个人感受),淘汰了宋PRO,最终决定买宋PLUS。由于灰色的宋已经满大街都是,于是定了个蓝色宋PLUS 110KM旗舰plus。6月中旬分别在两家店下了订单,17.58一分钱不少,上牌费贷 款1000,全款500,送贴膜、脚垫、2次保养,完了。
提车
【提车】经过漫长的等待,11月初销售通知我车发出来了,我还比较意外,因为之前我一直得到信息是蓝色产量很少,提车时间也不能保证,所以我估摸 着要到2023年才能提车,没想到这么快就通知我提车了(虽然还是等了5个月),11月初约了时间去4S店提车,过程也很简单,验车、刷 卡、买保险、上牌、充电、走人。特意嘱咐销售不要搞提车仪式,所以提车当天没有留下照片,上个12123的截图和车钥匙和行驶证防水。
初体验
这个价位的国产车可以说配置拉满,L2级别辅助驾驶,自动驻车,360度影像,内置行车记录仪,12.8英寸悬浮pad,四门车窗一键升降,无钥匙进入启动,手机NFC解锁,后排隐私玻璃,前排双层夹胶玻璃,电动后尾门,外放电功能,自动大灯,19英寸铝合轮毂……
能给你的都给了,我是从油车换到电车,驾驶感受完全是质的飞越,就像从诺基亚换到智能手机,原来还可以干这么多事
总结
【总结】最后办完总共花了175800+上牌500+保险4500,落地180800元,然后申请了厂家的置换补贴3000和湖北省补贴5000,提了新车立马把旧车卖了回点血,算下来大概15个达不溜。目前开了一个礼拜,跑了400多公里,一个字香两个字真TM香